關於 RIP 你所該知道的事
使用噴墨輸出作品的藝術家可能偶有聽過 RIP 一詞,但通常不會特別深入了解,作為輸出工作室若未接觸使用過可能對 RIP 也只有大略的概念,到底 RIP 是什麼軟體又對高品質噴墨輸出有什麼幫助呢?
RIP 是 Raster Image Processor 的縮寫,直譯為點陣影像處理器,作為印表機語言 PostScript 的解譯,將需要列印的文字或影像轉換至印表機。第一台採用 PostScript 的印表機是蘋果的 LaserWriter (見右圖),印表機內建的 PostScript 處理器甚至比當時連接印表機的電腦運算能力還高。也由於晶片運算能力的關係,早期的 RIP 必須使用獨立的電腦進行運算並且專屬一台或同一系列印表機使用,也被稱為硬體式 RIP。現在則普遍改良為軟體 RIP,解譯方式也從 PostScript 轉換到更新的 APPE (Adobe PDF Print Engine),只需要安裝 RIP 軟體便可支援許多輸出設備,硬體式 RIP 只有在大型輸出機台上才會見到。
除了解譯影像之外 RIP 還有許多進階的功能,例如印刷網點安排、大圖分割疊接、多圖拼板等等,但最主要的功能還是在分色上。由於許多印表機的驅動程式或隨附軟體也開始內建類似的拼接功能,在高品質噴墨輸出的領域 RIP 和驅動程式最大的差異就回歸到了墨水控制的能力。
噴墨印表機為了方便使用者操作,機器廠商會依照不同類型的材質設定好參數,使用者僅能選擇接近自己使用紙材的設定,無法自行變更。雖然部分高品質輸出機的廠商提供了一些更改設定的功能,例如微調整體使用墨量,以及自訂紙材設定等等,但最根本的分色功能以及色彩管理仍舊是無法變動的。
為了達到較好的輸出效果,進階的使用者會購買第三方色彩管理軟體,例如 x-rite i1、入門的 colormunki ,或是更低階的 datacolor Spyder,並自行製作色彩管理檔案 (ICC),以求達到更高的色彩輸出準確度。但根本的分色拆板步驟仍舊必須透過驅動程式設定進行,所以準確度便有了折扣。除此之外,輸出的精細度也無法和 RIP 軟體相比。
而專業 RIP 軟體具備每個墨水獨立調整的功能,所以可以針對不同紙材、輸出解析度、墨水、噴頭狀況等等條件下,測量並建立每個墨水的濃度資料,再計算應使用的墨量達到最佳化濃度,這在 RIP 中稱為線性化 (Linearization)。
現在的高品質噴墨輸出機器都配置有較淡的同色墨水改善低濃度區域的精細度,如 Light Cyan、Light Magenta、Light Black 等等,RIP 軟體甚至在線性化之前可針對濃淡墨的交接方式最佳化,降低影像亮部區域的墨點顆粒感。
建立每隻墨水的濃度資料和使用墨量後,還可以再設定所有墨水加總的最高使用量,然後才會開始製作色彩管理檔案 (ICC)。所以 RIP 對於色彩控制的精準度會有明顯提升,且能夠表現的色彩 (色域範圍) 也更豐富,這是驅動程式無法達到的品質。除此之外,由於拆版分色和墨點分佈計算方式都更為詳細和精確,所以使用 RIP 輸出的作品能夠獲得更好的影像解析度以及細膩度。
上圖同一款紙張與機器輸出的色域比較中,白色線為使用驅動程式輸出,紅色線則使用 caldera RIP 設定輸出,明顯見到在綠色和藍紫色部分 RIP 可以表現鮮艷許多的色彩。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經過仔細調整和設定後的 RIP ,輸出品質會超出使用驅動程式甚多。
但由於專業 RIP 軟體所費不貲,還需要購買測量校正的硬體設備,願意採購的輸出店家並不多。且對於輸出品質管理也須有一定的認識與智識才有辦法設定得宜,所以藝術微噴的工作室少有使用 RIP,大多還是使用驅動程式輸出。